㳹字概述
折叠展开
〔㳹〕字拼音是wǎng,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1画。
〔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枉”。
〔㳹〕字仓颉码是EDMG,五笔是ISGG,四角号码是31114,郑码是VFC。
〔㳹〕字的UNICODE是U+3CF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609,UTF-32:00003cf9,UTF-8:E3 B3 B9。
〔㳹〕字异体字是汪。
㳹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629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576頁,第25字
音《廣韻》:烏晃切;《集韻》:鄔晃切,音瀇──大水也。一曰水名,在譙郡。
音又,《集韻》:于放切,音旺──義同。
音又,嫗往切,音枉──與汪同。汪陶,縣名,在鴈門。
音又,烏曠切,音䤑──亦作汪,停水臭。一曰水貌。
注解
〔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㳹〕字拼音是wǎ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枉。
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㳹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flood; a great flood; massive water, name a river, name of a place in today's Shanxi Province east of Yin county, (same as 汪) deep and extensive (said of water)
㳹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