㽽字概述
折叠展开
〔㽽〕字拼音是gù,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0画。
〔㽽〕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古”。
〔㽽〕字仓颉码是KJR,五笔是UDD,四角号码是00164,郑码是TEJ。
〔㽽〕字的UNICODE是U+3F7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6253,UTF-32:00003f7d,UTF-8:E3 BD BD。
〔㽽〕字异体字是痼。
㽽的意思
折叠展开
㽽
gùㄍㄨˋ基本解释
①同“痼”。久病。
②小儿口疮。
③口生疮。
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45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0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724頁,第23字
音《唐韻》、《集韻》古慕切,音顧。
《說文》:久病也。通作固,俗作痼。
例又,《玉篇》:小兒口瘡。
注解
〔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㽽〕字拼音是gù,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古。
〔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ù] ⑴ 同“痼”。久病。⑵ 小儿口疮。⑶ 口生疮。
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㽽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same as U+75FC 痼) chronic disease, a sore in the mouth of a child
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