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yáo ㄧㄠˊ

糸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431B
汉语字典

糸部

18画

4画

左右结构

yao

yáo

QYTI

BRHVF

RSMZ

22693

431B

354441112513554234

繇 ?

䌛字概述

折叠展开

〔䌛〕字拼音是yáo,部首是糸,总笔画是18画。

〔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䚻、系”。

〔䌛〕字仓颉码是BRHVF,五笔是QYTI,四角号码是22693,郑码是RSMZ

〔䌛〕字的UNICODE是U+431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179,UTF-32:0000431b,UTF-8:E4 8C 9B。

〔䌛〕字异体字是繇、?

䌛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áoㄧㄠˊ

基本解释

同“繇”。《説文•糸部》:“䌛,隨從也。从糸,䚻聲。”《集韻•宵韻》:“繇或作䌛。”

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37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900頁,第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䌛餘招切,音遙。
說文》作䌛,隨從也。徐鉉曰:今俗从䍃。

又,《書・禹貢》:厥草惟繇。〔傳〕茂也。〔釋文〕抽也。

又,與徭同。
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釋文〕繇,本亦作徭。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註〕應劭曰:繇,役也。
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古通用。又,〈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又,與陶同。
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又,與謠同。
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又,姓。
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註〕繇姓,咎繇之後。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䌛音由──與由同。
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
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註〕繇,過也。
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又,與猷同。
爾雅・釋詁》:繇,道也。〔疏〕〈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義同。

又,與猶同。
爾雅・釋詁》:繇,喜也。〔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又,與悠同。
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註〕師古曰:繇與悠同。悠悠,行貌。

又,與游同。
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
〇〔按〕《文選》作優游。

又,《集韻》:直䌛切。
易・繫辭》〔註〕:爻繇之辭,所以明得失。〔釋文〕服虔云:抽也,抽出吉凶也。韋昭云:由也,吉凶所由生也。
左傳・閔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註〕繇,卦兆之占辭。
爾雅・釋詁》:繇,於也。〔註〕繇辭。〔疏〕卦兆之辭也。
干祿字書》:繇,臯繇字。繇,卜兆辭,音胄。
䌛》:繇,从䍃、从卜、从系。
〇〔按〕繇、䌛經典皆通用。
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3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35

《干祿字書》繇,臯繇字。繇,卜兆辭。音胄。《佩?集》繇,从䍃,从卜,从系。

謹照原文下二繇字?改?。

注解

〔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áo、yóu、z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䍃、系,五行属

〔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系。本义是随从。

〔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o] ⑴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⑵ 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⑶ 通“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⑷ 通“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⑸ 通“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⑹ 通“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⑺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⑻ 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⑼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yóu] ⑴ 通“由”。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⑵ 通“由”。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⑶ 通“由”。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⑷ 通“由”。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⑸ 通“由”。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⑹ 通“由”。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⑺ 通“猷”。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⑻ 通“猷”。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⑼ 同“?”。疾行。《廣韻•宵韻》:“?,疾行。又音由。或作繇。”⑽ 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⑾ 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⑿ 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 [zhòu] ⑴ 通“籀”。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

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繇 徭 陶 謠 由 猶 悠 籀) entourage; aides; attendants, compulsory labor service, to make pottery or earthenware, happy, ballad; folk song, rumor, through; via; by way of, like; similar to, still; yet, far, sad, soft; slow, to deduce (interchangeable 搖 遙 傜)

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䌛(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䌛(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䌛(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䌛(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䌛(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䌛(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䌛(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䌛(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䌛(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䌛(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䌛(简·秦·里耶) 里耶

䌛(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䌛(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