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ōu ㄔㄡ chóu

纟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4337
汉语字典

纟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chou chou

chōu chóu

形声字

XMG

VMLW

ZKIA

25160

4337

55125121

䌷字概述

折叠展开

〔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ōu、chóu,部首是纟,总笔画是11画。

〔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纟、由”。

〔䌷〕字仓颉码是VMLW,五笔是XMG,四角号码是25160,郑码是ZKIA

〔䌷〕字的UNICODE是U+433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207,UTF-32:00004337,UTF-8:E4 8C B7。

〔䌷〕字异体字是

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99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919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881頁,第29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䌷音儔。
說文》:大絲繒也。
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

又,《集韻》:丑鳩切,音抽。
釋名》:紬,抽也──絲端出細緒也。

又,謂之經。
史記・歷書:紬績日分。〔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註〕紬,謂綴集之也。

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師古曰:紬,讀曰抽。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註〕紬,引也。

又,《集韻》:直祐切,音宙。
博雅》:業也。
類篇》:䌷,或作紬。

又,《集韻》:似救切,音岫。
類篇》:緒也。

注解

〔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ōu、ch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由,五行属

〔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糸,由声。本义是粗绸。

〔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ōu] ⑴ 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⑵ 缀集:“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chóu] ⑴ 古同“绸”。

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䌷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implified form of 紬) a thread; a clue
  2. Kronanwalt, Seidentalar (eines Kronanwalts)​ (S)
  3. (soie)​, soie (arch.)​

䌷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