䍋字概述
〔䍋〕字拼音是chuí,部首是缶,总笔画是14画。
〔䍋〕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垂”。
〔䍋〕字仓颉码是OUHJM,五笔是RMTF86,TFBF98,四角号码是82715,郑码是MAEB。
〔䍋〕字的UNICODE是U+434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227,UTF-32:0000434b,UTF-8:E4 8D 8B。
〔䍋〕字异体字是?、?。
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8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5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9頁,第12字
例同「」。
注解
〔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䍋〕字拼音是ch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垂。
?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池僞切頁碼第167頁,第8字續丁孫
異體、䍋
小口罌也。从缶聲。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池瑞反頁碼第417頁,第4行,第2字述
小口罌也。從缶、聲。
鍇注臣鍇按:《周禮》注:「鑑如大口。」是小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池僞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97頁,第2字許惟賢第398頁,第1字
小口罌也。
段注上文罌者,兼大口小口渾言之。此云小口罌,則析言之也。小口則宁物必垂下之。故曰。《凌人》注云:鑑如甀。大口。以盛冰。謂如而大口也。《醢人》注曰:塗置甀中。百日則成矣。《方言》。罃,周洛韓鄭之閒謂之甀。或謂之罃。按罃者,缾之長頸者。不長頸。方俗或同名。
从缶。聲。
段注池僞切。古音在十七部。
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32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31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3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06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33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28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87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075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1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2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69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462頁【補遺】第1680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98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39頁【崇文】第17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5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44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29頁,第6字 |
䍋字的翻译
- bottle; pitcher; jug; vase; an earthen jar with narrow op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