䘅字概述
折叠展开
〔䘅〕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ái、nài、něng,部首是虫,总笔画是22画。
〔䘅〕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能、䖵”。
〔䘅〕字仓颉码是IPLII,五笔是CEXJ,四角号码是22136,郑码是ZSII。
〔䘅〕字的UNICODE是U+460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925,UTF-32:00004605,UTF-8:E4 98 85。
〔䘅〕字异体字是螚。
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3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2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7頁,第13字
音《唐韻》:奴勒切;《集韻》:匿德切,音䎪──蟲名,似䖟而小,靑斑色,齧人。
《博雅》:䘌䘅,蝱也。
《類篇》:兔缺也。
音又,奴等切──蚌屬。
音又,《玉篇》:乃代切。
《篇海》同「螚」。
注解
〔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䘅〕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ái、nài、ně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能、䖵。
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䘅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same as 螚) a small gadflies and mosquitoes, (non-classical form of 能) a bear like animal, turtle family, bee family
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