䥶字概述
折叠展开
〔䥶〕字拼音是lì,部首是金,总笔画是24画。
〔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歷”或“釒、歷”。
〔䥶〕字仓颉码是CMHM,五笔是QDTH,四角号码是81111,郑码是PGMI。
〔䥶〕字的UNICODE是U+497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806,UTF-32:00004976,UTF-8:E4 A5 B6。
〔䥶〕字异体字是鬲。
䥶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72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26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14頁,第22字
例《廣韻》與鎘同,鼎屬。
《吳越春秋》:見爾䥶蒸而不炊。左思〈嬌女〉詩:心爲茶荈劇,吹噓對鼎䥶。
《抱朴子・黃白卷》:於䥶中加微火。
卷目:考證・戌集上 部首: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7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6頁,第8字
《吳越春秋》見爾䥶蒸而不炊。
謹照原文爾䥶改兩䥶。
注解
〔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䥶〕字拼音是l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歷。
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䥶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same as 鬲) cooking utensil used in old times, sacrificial vessel; a heavy three-legged caldron; huge tripod of bronze with two ears
䥶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