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jiǎn ㄐㄧㄢˇ

黑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4D64
汉语字典

黑部

18画

4画

上下结构

jian

jiǎn

GALO

MTWGF

AEBU

10331

4D64

1232254312114444

䵡 ?

䵤字概述

折叠展开

〔䵤〕字拼音是jiǎn,部首是黑,总笔画是18画。

〔䵤〕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开、黑”或“幵、黑”。

〔䵤〕字仓颉码是MTWGF,五笔是GALO,四角号码是10331,郑码是AEBU

〔䵤〕字的UNICODE是U+4D6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812,UTF-32:00004d64,UTF-8:E4 B5 A4。

〔䵤〕字异体字是䵡、?

䵤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519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1521頁,第14

唐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䵤音繭。
說文》:黑皴也。

又,《廣韻》、《集韻䵤胡典切,音峴。
廣韻》:黑貌。

又,《集韻》:多殄切,音典──黑色也。

注解

〔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黑部

〔䵤〕字拼音是ji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幵、黑

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䵤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典切頁碼339頁,第18

䵤黑皴也。从幵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堅殄反頁碼828頁,第1行,第2

䵤黑皺也。從黑幵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典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951頁,第2許惟賢853頁,第6

䵤黑皴也。

段注《皮部》無皴字。見於此,《戰國策》。《墨子》百舍重繭。往見公輸般。《淮南書》。申包胥累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秦庭。皆借繭爲䵤也。

从黑。幵聲。

段注古典切。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足繭當作䵤。

黑皴也。手足胼=䵤,相承借繭、趼等字為之。

(今俗作繭),黑皴【春】(即冬日皮膚乾燥)也。

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9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84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44頁
4說文校箋第435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40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459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48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97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4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65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42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48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034頁【補遺】第17523頁
14通訓定聲第2889頁,第7字
15說文義證第870頁【崇文】第3477頁
16說文句讀第1400頁
17章授筆記第41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74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956頁,第14字

䵤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on-classical form of VEA4D64) (of the black skin) to crack or chap, black skin

䵤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