剕字概述
折叠展开
〔剕〕字拼音是fèi,部首是刂,总笔画是10画。
〔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非、刂”。
〔剕〕字仓颉码是LMSYN,五笔是DJDJ86,HDHJ98,四角号码是12100,郑码是KCKD。
〔剕〕字的UNICODE是U+525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77,UTF-32:00005255,UTF-8:E5 89 95。
〔剕〕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6980。
〔剕〕字异体字是䠊、?。
剕的意思
折叠展开
剕
fèiㄈㄟˋ基本解释
◎古代把脚砍掉的酷刑。~刑。
详细解释
名词
◎(厞为剕的古字) 古代砍掉脚的酷刑cuting of the feet。
剕罚之属五百。 —— 《书·吕刑》
剕刑(剕辟。断足);剕罚(以金钱赎断足之刑)
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1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頁,第31字
音《唐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肥去聲。
《玉篇》:刖也。
《廣韻》:刖足也。
《前漢・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正五。〔註〕師古曰:剕,去
骨也。
注解
〔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剕〕字拼音是f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非、刂。
〔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i] ⑴ 古代把脚砍掉的酷刑
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