嗁字概述
折叠展开
〔嗁〕字拼音是tí,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3画。
〔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虒”。
〔嗁〕字仓颉码是RHYU RHYN,五笔是KRHM86,KRHW98,四角号码是62017,郑码是JPIH。
〔嗁〕字的UNICODE是U+55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953,UTF-32:000055c1,UTF-8:E5 97 81。
〔嗁〕字异体字是啼。
嗁的意思
折叠展开
嗁
tíㄊㄧˊ基本解释
◎同“啼”。
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201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頁,第22字
音《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號也。
《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
《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
例《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例又,通作謕。
《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音又,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
例《集韻》:通作啼。
注解
〔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嗁〕字拼音是t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虒。
〔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í] ⑴ 同“啼”。
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 pleurer, crier, chanter (oiseau), hurler
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嗁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