嚈字概述
折叠展开
〔嚈〕字拼音是yàn,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7画。
〔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厭”。
〔嚈〕字仓颉码是RMAK,五笔是KDJD,四角号码是61084,郑码是JGGS。
〔嚈〕字的UNICODE是U+568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152,UTF-32:00005688,UTF-8:E5 9A 88。
〔嚈〕字异体字是咽。
嚈的意思
折叠展开
嚈
yànㄧㄢˋ基本解释
①〔~气〕同“咽气”,人死断气。
②〔~哒〕中亚古族名、国名。亦称“白匈奴”。
嚈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89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1頁,第4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0頁,第30字
音《集韻》:益涉切,音壓。
《魏書・明帝紀》:神二年,吐噠渾、宕昌、嚈噠等國遣使來貢。
注解
〔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嚈〕字拼音是y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厭。
〔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n] ⑴ 〔~气〕同“咽气”,人死断气。⑵ 〔~哒〕中亚古族名、国名。亦称“白匈奴”。
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