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ㄊㄧˋ

口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5694
汉语字典

口部

18画

4画

左右结构

ti

KFPH

RJBO

JEZI

64081

5694

251124525121542134 竖、横折、横、横、竖、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撇折、点、竖、横、撇、捺

嚏 ?

嚔字概述

折叠展开

〔嚔〕字拼音是tì,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8画。

〔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疐”或“口、"?"”。

〔嚔〕字仓颉码是RJBO,五笔是KFPH,四角号码是64081,郑码是JEZI

〔嚔〕字的UNICODE是U+569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164,UTF-32:00005694,UTF-8:E5 9A 94。

〔嚔〕字异体字是嚏、?

嚔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ㄊㄧˋ

基本解释

打噴嚏。《説文•口部》:“嚔,悟解气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

2zhìㄓˋ

基本解释

同“?”。《集韻•至韻》:“?,亦作嚔。”

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0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212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141頁,第16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嚔音帝。
說文》:悟解氣也。
玉篇》:噴鼻也。
詩・邶風》:願言則嚔。〔傳〕嚔,跲也。〔箋〕今俗人嚔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禮・月令》:民多[⿰鼻嚔]嚔。
集韻》或作㗣。
》:〔釋文〕一作疐。

又,《集韻》:陟利切,音致──本作疐,礙不行也。
〇〔按〕《》:〔釋文〕嚔,竹利反,又丁四反,又豬吏反,或竹季反,鄭音都麗反,凡五音,韻書止收二音。

注解

〔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嚔〕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

〔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ì] ⑴ 打噴嚏。《説文•口部》:“嚔,悟解气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 [zhì] ⑴ 同“?”。《集韻•至韻》:“?,亦作嚔。”

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neeze

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