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uàn ㄏㄨㄢˋ huān

口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56BE
汉语字典

口部

20画

4画

左右结构

huan huan

huàn huān

KAKY

RTRG

JEJN

64015

56BE

25112225125132411121 竖、横折、横、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喚 ?

嚾字概述

折叠展开

〔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àn、huān,部首是口,总笔画是20画。

〔嚾〕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雚”。

〔嚾〕字仓颉码是RTRG,五笔是KAKY,四角号码是64015,郑码是JEJN

〔嚾〕字的UNICODE是U+56B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206,UTF-32:000056be,UTF-8:E5 9A BE。

〔嚾〕字异体字是喚、?

嚾的意思

折叠展开

1huànㄏㄨㄢˋ

基本解释

古同“唤”,呼唤。

2huānㄏㄨㄢ

基本解释

喧嚣,喧哗:“怨言~流。”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同“嚣”。喧嚣,喧哗 noisy; clamorous。如:嚾呼(喧闹;喊叫);嚾流(谓到处喧嚷);嚾噪(喧闹;聒噪);嚾嚾(喧嚣貌)

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5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214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143頁,第25

廣韻》:火貫切;《集韻》:呼玩切,嚾音渙。
玉篇》與喚同。
大戴禮》:咀嚾者,九竅而胎生。
集韻》或作讙。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召呼。

又,《集韻》、《正韻嚾呼官切,音歡──與嚾同,呼也。
正韻》:喧囂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後漢・禮儀志》: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嚾呼。

注解

〔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àn、h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雚

〔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àn] ⑴ 古同“唤”,呼唤。 [huān] ⑴ 喧嚣,喧哗:“怨言~流。”

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呼貫切頁碼45頁,第22

喚也。从口奐聲。古通用奐。

附注鄭珍新附考:「《玉篇》『』注云:『與喚同。』《廣韻》『喚』重文作『』。知《說文》『,呼也』,即古呼喚字。徐氏殆未識也。謂『古通用奐』,無稽。」

白话解释

唤,呼叫。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奂”作声旁。古代“奂”与“唤”通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奐聲。從口,指發聲的部位;奐聲,表示音讀。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30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11頁
4說文校箋第6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4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90頁,第3字
7說文探原第866頁,第1字
8說文集注第295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35頁,第7字
10標注說文第60頁,第17字
11說文注箋第474頁,第1字
12說文詁林第2282頁
13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51頁,第1字
14古字釋要第148頁,第6字
15新附通誼第7頁,第2字

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