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ㄇㄛˋ

宀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5BDE
汉语字典

宀部

13画

4画

上下结构

mo

形声字

PAJD

JTAK

WDKG

30804

1389

3615

5BDE

4451222511134 点、点、横撇/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撇、捺

㱳 ?

寞的笔顺

折叠展开

寞字概述

折叠展开

〔寞〕字拼音是mò,部首是宀,总笔画是13画。

〔寞〕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莫”,五行属水。

〔寞〕字仓颉码是JTAK,五笔是PAJD,四角号码是30804,郑码是WDKG,中文电码是1389,区位码是3615

〔寞〕字的UNICODE是U+5BD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518,UTF-32:00005bde,UTF-8:E5 AF 9E。

〔寞〕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3026,属次常用字

〔寞〕字异体字是㱳、?

寞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ㄇㄛˋ

基本解释

寂静,清静。寂~。~~。~然。落~。冷~。孤~。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寂静;无声响quiet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 《楚辞》

2.冷落,孤单 lonely。如:寞寂(寂寞。孤单冷清);寞寞落落(寂寞冷落)

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290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228頁,第4

廣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寞音莫。
說文》:寂寞,無聲也。本作嗼,今文作寞。
前漢・揚雄傳》:惟寂寞自投閣。韓愈文:釣於寂寞之濵。

又,通作漠。
楚辭・遠遊》:野寞漠其無人。又,宋玉〈九辯〉欲寞漠而絕端兮,亦借用莫。

注解

〔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寞〕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莫,五行属

〔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ò] ⑴ 寂静,清静

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嗼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莫各切頁碼44頁,第30

異體

?也。从口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門落反頁碼134頁,第7行,第1

?嗼也。從口莫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莫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2頁,第5許惟賢107頁,第14

?嗼也。

段注按《歺部》云寂㱳。義略同。《爾雅・釋詁》曰:嗼,定也。呂覽首時篇嗼然。高注。嗼然,無聲也。今《毛詩》。求民之莫。毛曰:莫,定也。又貉其德音。《左傳》、《韓詩》貉皆作莫。韓云:莫,定也。

从口。莫聲。

段注莫各切。五部。《玉篇》亾格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寞同,定也。「求民之莫」亦訓定,乃嗼之假借。

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27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09頁
4說文校箋第59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52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8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4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84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9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6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256頁【補遺】第16320頁
14通訓定聲第166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34頁【崇文】第533頁
16說文句讀第174頁
17章授筆記第70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40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45頁,第5字

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ilent, still, lonely, solitary
  2. einsam
  3. silencieux, solitaire

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寞(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寞字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