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ǐ ㄓˇ zhēng

彳部 共14画 左中右结构 U+5FB4
汉语字典

彳部

14画

4画

左中右结构

zhi zheng

zhǐ zhēng

TMGT

HOUGK

OICM

28240

5FB4

33225211213134 撇、撇、竖、竖、竖折/竖弯、竖、横、横、竖、横、撇、横、撇、捺

徴的笔顺

折叠展开

徴字概述

折叠展开

〔徴〕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ǐ、zhēng,部首是彳,总笔画是14画。

〔徴〕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彳、㞷、攵”或“"?"、土”或“彳、"?"、攵”。

〔徴〕字仓颉码是HOUGK,五笔是TMGT,四角号码是28240,郑码是OICM

〔徴〕字的UNICODE是U+5FB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500,UTF-32:00005fb4,UTF-8:E5 BE B4。

〔徴〕字异体字是

徴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ǐㄓˇ

基本解释

古同“徵”。

2zhēngㄓㄥ

基本解释

古同“徵”。

徴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6頁,第29

同文書局本: 第370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316頁,第27

古文: 徴%20、%20%20、%20%20、%20

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陟平聲。
說文》:召也。从微省。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
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
書・洪範》:念用庶徵。
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
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
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
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
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
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
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
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徴陟里切,知上聲。
玉篇》:宮徵也。
爾雅・釋樂》:徵謂之迭。
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徴,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
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又,〈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
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又,與懲通。
荀子・正論篇》:凡徴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又,與征通。
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又,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既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注解

〔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ǐ、z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

〔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ēng] ⑴ 召,征召。《爾雅•釋言》:“徵,召也。”⑵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⑶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⑷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⑸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徵,證也。”⑹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⑺ 证明。《廣雅•釋詁四》:“徵,明也。”⑻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徵,成也。”⑼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無之。’”⑽ 典,主管。《莊子•天道》:“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⑾ 虚。《爾雅•釋詁上》:“徵,虚也。”⑿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 [zhǐ] ⑴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chéng] ⑴ 通“懲”。《荀子•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⑵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⑶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徵,縣名,在同州。”

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徴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ummon

徴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徴(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徴(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徴(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徴(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徴(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徴(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徴(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徴(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徴(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