憞字概述
折叠展开
〔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uì、dùn、tūn,部首是忄,总笔画是15画。
〔憞〕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敦”。
〔憞〕字仓颉码是PYDK,五笔是NYBT,四角号码是98040,郑码是USYM。
〔憞〕字的UNICODE是U+619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990,UTF-32:0000619e,UTF-8:E6 86 9E。
〔憞〕字异体字是憝、敦。
憞的意思
折叠展开
憞
1duìㄉㄨㄟˋ基本解释
◎古同“憝”。
憞
2dùnㄉㄨㄣˋ基本解释
◎〔~混〕烦乱。如“故其风中人状,直~~郁邑,殴( qū )温致湿。”
憞
3tūnㄊㄨㄣ基本解释
◎〔~惃〕心不明。
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61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403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348頁,第12字
例《集韻》同上(同「憝」)。揚子《法言》楚憞羣策,而自屈其力。〔註〕憞,惡也。
音又,《集韻》:徒困切,音鈍──憞溷,惡亂也。
音又,他昆切,音暾──憞恨,心不明也。或省作敦。
注解
〔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uì、dùn、t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敦。
〔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uì] ⑴ 古同“憝”。㈡ [dùn] ⑴ 〔~混〕烦乱。如“故其风中人状,直~~郁邑,殴( qū )温致湿。”㈢ [tūn] ⑴ 〔~惃〕心不明。
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憞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