敎字概述
〔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ào、jiāo,部首是攵,总笔画是11画。
〔敎〕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攵”。
〔敎〕字仓颉码是KDOK,五笔是QDBT86,RDBT98,四角号码是48440,郑码是OSYM。
〔敎〕字的UNICODE是U+654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34,UTF-32:0000654e,UTF-8:E6 95 8E。
〔敎〕字异体字是教、?。
敎的意思
敎
基本解释
◎同“教”。《正字通•攴部》:“敎,俗作教。”
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24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70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418頁,第11字
古文: 、
音《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
《說文》作
《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
《廣韻》:敎訓也。
《玉篇》:敎令也。
《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
《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
《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
《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
《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
例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
《正字通》:諭吿之詞,其義與令同「也」。
音又,《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義同。
注解
〔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ào、j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攵。
〔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undefined] ⑴ 同“教”。《正字通•攴部》:“敎,俗作教。”
敎字的翻译
- teach
敎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郭店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