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én ㄔㄣˊ

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576
汉语字典

攵部

14画

4画

左右结构

chen

chén

BGJT 86 、 BSJT 98

NLDWK

YFKM

78240

6576

52125112343134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撇、点、撇、横、撇、捺

敶字概述

折叠展开

〔敶〕字拼音是chén,部首是攵,总笔画是14画。

〔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陳、攵”。

〔敶〕字仓颉码是NLDWK,五笔是BGJT86,BSJT98,四角号码是78240,郑码是YFKM

〔敶〕字的UNICODE是U+657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74,UTF-32:00006576,UTF-8:E6 95 B6。

〔敶〕字异体字是

敶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énㄔㄣˊ

基本解释

古同“陈”,陈列。

敶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33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474頁,第51

標點整理本: 第422頁,第25

廣韻》、《集韻敶直刃切,音陣。
說文》:列也。
玉篇》亦作陳。
類篇》或作敶

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敶音塵──義同。
楚辭・招䰟》:敶鐘按鼓。〔又〕放敶組纓。〔註〕敶,一作陳。

注解

〔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敶〕字拼音是ch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陳、攵

〔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én] ⑴ 古同“陈”,陈列。

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敶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直刃切頁碼98頁,第3

異體

敶也。从攴陳聲。

附注段玉裁注:「後人假借陳為之,陳行而敶廢矣。亦本軍敶字。」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从阜、从攴,東聲,取義不詳。」

蔣注案:敶字之篆書,不从東,而从木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遟慎反頁碼261頁,第7行,第1

敶列也。從攴陳聲。

鍇注臣鍇曰:「古書『軍敶』多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直刄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494頁,第3許惟賢221頁,第9

敶列也。

段注《韓詩》。信彼南山。惟禹敶之。《爾雅》。郊外謂之田。李巡云:田,也。謂列種穀之處。者敶之省。《素問》注云:古陳字。是也。此本敶列字。後人假借陳爲之。陳行而敶廢矣。亦本軍敶字。下云:讀若軍敶之敶是也。後人別製無理之陣字。陣行而敶又廢矣。

从攴。陳聲。

段注直刄切。《廣韵》十七眞曰:敶者,陳之古文。古文當作古字。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列也。行陣字,俗體。陳,地名。

陳列當從此。陳,國名、姓名。陣亦敶字。敶、田同,田、敶也。堂塗謂之敶,亦列意,其兩邊可敶列多人也。「敶敶相因」,乃「塵塵」之假借,古或作填、窴字。

列也。敶列。陳,地名。陣,俗字。

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9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64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210頁
4說文校箋第129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124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44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5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77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640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78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28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96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659頁【補遺】第16547頁
14通訓定聲第330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61頁【崇文】第1041頁
16說文句讀第372頁
17說文新證第241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144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65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336頁,第4字

敶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敶(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敶(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敶(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敶(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敶(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敶(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敶(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敶(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敶(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敶(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敶字组词

折叠展开

敶结尾的词语

放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