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ㄐㄧˋ

旡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66C1
汉语字典

旡部

16画

4画

上下结构

ji

RXAG

HUAM

NKKA

21106

66C1

3251115153525111 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提、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横

曁字概述

折叠展开

〔曁〕字拼音是jì,部首是旡,总笔画是16画。

〔曁〕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既、旦”或“旣、旦”。

〔曁〕字仓颉码是HUAM,五笔是RXAG,四角号码是21106,郑码是NKKA

〔曁〕字的UNICODE是U+66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305,UTF-32:000066c1,UTF-8:E6 9B 81。

〔曁〕字异体字是

曁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ˋ

基本解释

同“暨”。

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9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500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446頁,第25

古文: 曁曁

唐韻》:居豙切;《集韻》:居氣切,曁音既。
說文》:日頗見也。

又,《爾雅・釋詁》:暨,與也。
書・堯典》:汝羲暨和。〔傳〕與也。又,〈禹貢〉:朔南暨。〔疏〕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
公羊傳・隱元年》:會及暨皆與也。

又,《禮・玉藻》:戎容暨暨。〔註〕果毅貌也。

又,《爾雅・釋訓》:暨,不及也。

又,《玉篇》:至也。

又,《集韻》:諸暨,縣名,在越。

又,《集韻》:其既切,音禨──義同。

又,《廣韻》、《集韻曁居乙切,音訖──姓也。吳有尙書暨豔。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又,《集韻》:古文届字。註詳尸部五畫。

注解

〔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日部

〔暨〕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既、旦,五行属

〔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旦,既声。本义是太阳初升略现。

〔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和,及,与。⑵ 到,至⑶ 姓。

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d; attain

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曁(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曁(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曁(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