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ㄩˋ

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DE2
汉语字典

氵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yu xu

-

IAKG

EIRM

VHJA

33150

6DE2

44112511534 点、点、提、横、竖、横折、横、提、斜钩、撇、点

㳼 惐 洫 ? ?

淢字概述

折叠展开

〔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ù、xù,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1画。

〔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或”,五行属-。

〔淢〕字仓颉码是EIRM,五笔是IAKG,四角号码是33150,郑码是VHJA

〔淢〕字的UNICODE是U+6DE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130,UTF-32:00006de2,UTF-8:E6 B7 A2。

〔淢〕字异体字是㳼、惐、洫、?、?

淢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ㄩˋ

基本解释

急流:“抑~怒濑,以扬激波。”

古通“惐”,悲痛:“愀怆恻~。”

2ㄒㄩˋ

基本解释

古同“洫”,沟渠:“筑城伊~。”

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630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578頁,第2

唐韻》:于逼切;《集韻》、《正韻》:越逼切,淢音域。
說文》:疾流也。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

又,溭淢,水波鱗次貌。郭璞〈江賦〉:溭淢濜溳。

又,《集韻》:越筆切,音䫻──與淢、汨同,水也。又,《廣韻》:况逼切;《集韻》:忽域切;《正韻》:呼狊切──淢與洫同。
詩・大雅》:築城伊淢。〔傳〕淢,城溝也。

又,與惐同。惻淢,悲傷貌。潘岳〈笙賦〉:湫愴惻淢。

注解

〔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ù、x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或,五行属-

〔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急流:“抑~怒濑,以扬激波。”⑵ 古通“惐”,悲痛:“愀怆恻~。” [xù] ⑴ 古同“洫”,沟渠:“筑城伊~。”

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淢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于逼切頁碼366頁,第13

淢疾流也。从水或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況色反頁碼897頁,第5行,第2

淢疾流也。從水或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于逼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186頁,第5許惟賢951頁,第6

淢疾流也。

段注急疾之流也。《江賦》。測淢濜溳。是其義也。《毛詩》。築城伊淢。假借淢爲洫也。

从水。或聲。

段注于逼切。一部。

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4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92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697頁
4說文校箋第475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36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59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9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398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33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88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459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85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875頁【補遺】第17648頁
14通訓定聲第88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57頁【崇文】第3825頁
16說文句讀第1549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8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17頁,第2字

淢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itch
  2. Burggraben, Festungsgraben (S)
  3. douves, courant rapide

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淢(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淢(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淢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