猄字概述
折叠展开
〔猄〕字拼音是jīng,部首是犭,总笔画是11画。
〔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京”。
〔猄〕字仓颉码是KHYRF,五笔是QTYI,四角号码是40296,郑码是QMJK。
〔猄〕字的UNICODE是U+730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444,UTF-32:00007304,UTF-8:E7 8C 84。
〔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217。
猄的意思
折叠展开
猄
jīngㄐㄧㄥ基本解释
◎〔黄~〕指某些形体较小的鹿类,毛黄黑色。
详细解释
◎——“黄猄”( huángjīng ):指某些小型的麂类。
猄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3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12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665頁,第8字
音《玉篇》:九卿切,音荆──義闕。
《字彙》:獸名。
注解
〔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猄〕字拼音是j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京。
〔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ng] ⑴ 〔黄~〕指某些形体较小的鹿类,毛黄黑色。
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猄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