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的笔顺
珈字概述
〔珈〕字拼音是jiā,部首是王,总笔画是9画。
〔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加”或“"⺩"、加”,五行属木。
〔珈〕字仓颉码是MGKSR,五笔是GLKG86,GEKG98,四角号码是16100,郑码是CYJ,中文电码是3786,区位码是7176。
〔珈〕字的UNICODE是U+73C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640,UTF-32:000073c8,UTF-8:E7 8F 88。
〔珈〕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092。
珈的意思
珈
jiāㄐㄧㄚ基本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头发编成假髻,称“副”;再用簪子把副别在头上,上加玉饰,称“珈”;珈数多少有表明身份的作用,如“六珈”为侯伯夫人所用。
详细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an ancient woman's personal ornaments。
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44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729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1頁,第16字
音《唐韻》:古牙切。
《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說文》:婦人首飾。
《詩・衞風》:副筓六珈。〔傳〕珈筓,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副筓既筓而加飾也,如今步搖上飾。錢氏曰:今人步搖加飾以珠,飾之小者六,多者倍蓰至三十六。
《詩》六珈,然則古玉數凡六也。孔氏曰:珈,加也。王后之衡筓,皆以玉爲之,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縣,由副既筓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古器圖》:珈,加於副之飾也。狀如口,長廣僅寸。
卷目:考證・午集上 部首:玉部
愛日堂藏本: 第43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8頁,第10字
《詩・衞風》副笄六珈。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傳》珈笄,飾之最盛者,所以別尊?。副笄旣笄而加飾也。
謹按旣笄句乃箋文非傳文,謹照原文副上增箋字。
孔氏曰,珈,加也。
謹按原文無下珈加也三字,謹省。
由副旣笄而加此飾故謂之珈。
謹按原文由副上有謂之珈者四字,謹增。
注解
〔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珈〕字拼音是ji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加,五行属木。
〔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 ⑴ 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头发编成假髻,称“副”;再用簪子把副别在头上,上加玉饰,称“珈”;珈数多少有表明身份的作用,如“六珈”为侯伯夫人所用。
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古牙切頁碼第11頁,第17字續丁孫
珈
婦人首飾。从玉加聲。《詩》曰:「副筓六珈。」
珈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2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1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3頁,第1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8頁,第4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225頁,第1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72頁,第1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9頁,第15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14頁,第14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142頁,第1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1375頁【補編】第14903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99頁,第1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50頁,第1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2頁,第2字 |
珈字的翻译
- an ornament attached to a woman's hairpin
- Gamma (S)
- gamma, bijoux
珈的字源字形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