癝字概述
折叠展开
〔癝〕字拼音是lǐn,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8画。
〔癝〕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禀”。
〔癝〕字仓颉码是KYWF,五笔是UYLI,四角号码是00191,郑码是TSJB。
〔癝〕字的UNICODE是U+765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301,UTF-32:0000765d,UTF-8:E7 99 9D。
〔癝〕字异体字是癛。
癝的意思
折叠展开
癝
lǐnㄌㄧㄣˇ基本解释
◎古同“凛”。
癝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1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1頁,第36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6頁,第28字
音《廣韻》:力稔切;《集韻》:力錦切,音廩。
《廣韻》:粟體。
《集韻》:寒病。
音又,《集韻》:渠金切,音琴──義同。本作凜。
音又,筆錦切,音稟──疾也。
注解
〔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癛〕字拼音是lǐ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冫、廩、;、疒、稟。
〔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ǐn] ⑴ 寒病。《廣韻•寢韻》:“癛,粟體。”《集韻•?韻》:“癛,寒病。”⑵ 同“凜”。《説文•仌部》:“癛,寒也。”《集韻•?韻》:“癛,或從廩。”㈡ [b] ⑴ 疾。《集韻•?韻》:“癛,疾也。”
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