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xiàn ㄒㄧㄢˋ

目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770C
汉语字典

目部

9画

4画

上下结构

xian

xiàn

HNIU

BUVF

ZLKO

26901

770C

251115234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竖弯、竖、点、点

県的笔顺

折叠展开

県字概述

折叠展开

〔県〕字拼音是xià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9画。

〔県〕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目、小”或“目、"?"、小”。

〔県〕字仓颉码是BUVF,五笔是HNIU,四角号码是26901,郑码是ZLKO

〔県〕字的UNICODE是U+770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76,UTF-32:0000770c,UTF-8:E7 9C 8C。

〔県〕字异体字是

県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ànㄒㄧㄢˋ

基本解释

古同“县”。

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3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34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897頁,第1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県胡涓切,音懸。
說文》:繫也。〔註〕徐鉉曰:此本是縣挂之縣,借爲州縣之縣;今俗加心別作懸,義無所取。
易・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詩・周頌》:應田縣鼓。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
儀禮・燕禮》:樂人縣。
左傳・成二年》:曲縣繁纓以朝。
前漢・高帝紀》:縣隔千里。

又,《廣韻》:黃練切;《集韻》:熒絹切,県音炫;《正韻》:形甸切,音現。
釋名》:縣,懸也,懸係于郡也。
廣韻》:古作寰。楚莊王滅陳爲縣,縣名自此始。
周禮・天官・大宰》:邦縣之賦。〔註〕邦縣四百里。又,〈地官・小司徒〉:四甸爲縣。又,〈遂人〉:五鄙爲縣。〈魯語〉:三鄕爲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註〕縣,赤縣。
前漢・地理志》:分天下爲郡縣。

又,《史記・絳侯世家》〔註〕:縣官,謂天子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又,姓。
禮・曲禮》:縣賁父。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縣單父。
〇〔按〕《說文》在県部,今倂入。

注解

〔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iàn、x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系

〔縣〕字造字法是會意。从系持倒首。象懸掛的樣子。( xuán )。本义是懸掛。

〔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àn] ⑴ 行政區劃單位,舊時屬於州、府、道,現由直轄市、地級市、自治州等領導。⑵ 姓 [xuán] ⑴ 同“懸”。

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県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unty, district, sub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