眘字概述
折叠展开
〔眘〕字拼音是shè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0画。
〔眘〕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目”。
〔眘〕字仓颉码是KCBU,五笔是DUHF,四角号码是40608,郑码是GDUL。
〔眘〕字的UNICODE是U+771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88,UTF-32:00007718,UTF-8:E7 9C 98。
〔眘〕字异体字是慎。
眘的意思
折叠展开
眘
shènㄕㄣˋ基本解释
◎古同“慎”,谨慎:“此饰说也,王~勿予!”
眘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3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1頁,第7字
例《玉篇》:古文愼字。註詳心部十一畫。
《史記・虞卿傳》:趙王割縣媾秦。卿曰:王眘勿予。
《南史・王融傳》:州閭鄕黨見許愚眘。
例又,國名。
《前漢・武帝紀》:海外肅眘。
例又,人名。
《宋史》:孝宗諱眘。
例又,姓。見《音》。
例《說文》本作,《廣韻》作昚,《正韻》亦作眘,《讀書通》通作麎。
注解
〔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眘〕字拼音是shè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目。
〔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èn] ⑴ 古同“慎”,谨慎:“此饰说也,王~勿予!”
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眘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眘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