硙的笔顺
硙字概述
〔硙〕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éi、wèi,部首是石,总笔画是11画。
〔硙〕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岂”。
〔硙〕字仓颉码是MRUSU,五笔是DMNN,四角号码是12617,郑码是GLYY,中文电码是4328。
〔硙〕字的UNICODE是U+785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809,UTF-32:00007859,UTF-8:E7 A1 99。
〔硙〕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147。
〔硙〕字异体字是磑。
硙的意思
硙磑
1wéiㄨㄟˊ基本解释
◎〔~~〕形容很高的样子。
硙磑
2wèiㄨㄟˋ基本解释
①石磨:“造治碾~。”
②同“碨”。切磨;磨碎。
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9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4頁,第3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4頁,第10字
音《唐韻》、《集韻》:五對切;《韻會》:魚對切,音
──磨也。
《正字通》:磑,碎物之器,古公輸班作磑。晉王戎有水磑。今俗謂之磨。或訓磑爲碓下石,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非磑也。
音又,《韻會》:魚回切,音嵬──積也。
《前漢・禮樂志》:磑磑卽卽。〔註〕磑磑,崇積。卽卽,充實。
音又,《集韻》:魚衣切,音沂──䃺石。
音又,居希切,音機──義同。
音又,《玉篇》:公哀切,音該。揚子《方言》:磑磑,堅也。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磑磑。
音又,《集韻》:魚切,音皚。周武王〈刀銘〉:刀利磑磑。枚乘〈七發〉:白刃磑磑。
音又,《字彙補》:蒙破切,音磨。揚子《太經》:隂陽相磑,物咸雕離。〔註〕磑,音磨。
注解
〔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ái、w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豈。
〔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ái] ⑴ 〔~~〕形容很高的樣子。㈡ [wèi] ⑴ 石磨:“造治碾~。”⑵ 同“碨”。切磨;磨碎。
硙字的翻译
- stone mill; grind; break apart
- Mühlstein (S), Promille, 1, 10 Prozent, Fabrik (S), mahlen (V)
- blanc neigeux, blanc pur, sans tache
硙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