礚字概述
折叠展开
〔礚〕字拼音是kē,部首是石,总笔画是18画。
〔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蓋”。
〔礚〕字仓颉码是MRTGT,五笔是DAFL,四角号码是14612,郑码是GEZL。
〔礚〕字的UNICODE是U+791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002,UTF-32:0000791a,UTF-8:E7 A4 9A。
礚的意思
折叠展开
礚
kēㄎㄜ基本解释
◎古同“磕”,象声词:“惮涌湍之~~兮,听波声之汹汹。”
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05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7頁,第47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7頁,第32字
例《集韻》同「磕」。
《說文》:硠礚,石聲。
例又,下礚,地名。
《北史・李璨傳》:宋將張永沈攸之等先屯下礚。
音又,叶去例切,音器。司馬相如〈子虛賦〉「礧石相擊,硠硠礚礚」,叶上會下外。
音又,叶口盍切,音榼。揚雄〈羽獵賦〉「駍駖礚」,叶上轕下岋。
注解
〔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礚〕字拼音是kē,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蓋。
〔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ē] ⑴ 古同“磕”,象声词:“惮涌湍之~~兮,听波声之汹汹。”
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礚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