秏字概述
〔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ào、mào,部首是禾,总笔画是9画。
〔秏〕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毛”。
〔秏〕字仓颉码是HDHQU,五笔是TTFN86,TEN98,四角号码是22914,郑码是MFMH。
〔秏〕字的UNICODE是U+79C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183,UTF-32:000079cf,UTF-8:E7 A7 8F。
〔秏〕字异体字是耗。
秏的意思
秏
1hàoㄏㄠˋ基本解释
①古书上说的一种稻类植物。
②同“耗”,消耗。
③姓。
秏
2màoㄇㄠˋ基本解释
◎通“眊”,混乱:“天下~乱,万民不安。”
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3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50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811頁,第6字
音《唐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蒿去聲。
《說文》:稻屬。伊尹曰:飯之美者,南海之秏。
音又,《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義同。
音又,《韻補》:通作耗,減也、敗也、虛也。
《前漢・董仲舒傳》秏矣哀哉,今文皆作耗。互詳耒部耗字註。
音又,謨袍切,音蒿──義同。
音又,《集韻》:莫報切,音──秏亂,不明也。
例又,姓。
注解
〔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ào、m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毛。
〔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ào]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稻类植物。⑵ 同“耗”,消耗。⑶ 姓。㈡ [mào] ⑴ 通“眊”,混乱:“天下~乱,万民不安。”
秏字的翻译
- to waste, to destroy, to diminish; hence it came to mean, a rat
秏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