竛字概述
折叠展开
〔竛〕字拼音是líng,部首是立,总笔画是10画。
〔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立、令”。
〔竛〕字仓颉码是YTOII,五笔是UWYC,四角号码是08132,郑码是SUOW。
〔竛〕字的UNICODE是U+7AD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451,UTF-32:00007adb,UTF-8:E7 AB 9B。
竛的意思
折叠展开
竛
língㄌㄧㄥˊ基本解释
◎〔~竮〕a.行走不稳,如“薄游成汗漫,高步觉~~。”b.孤单;孤独,如“地偏寒浩荡,春半客~~。”
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81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0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33頁,第27字
音《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竛
,行不正。
例亦作伶俜。
注解
〔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立部。
〔竛〕字拼音是l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立、令。
〔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íng] ⑴ 〔~竮〕a.行走不稳,如“薄游成汗漫,高步觉~~。”b.孤单;孤独,如“地偏寒浩荡,春半客~~。”
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竛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