筯字概述
折叠展开
〔筯〕字拼音是zhù,部首是⺮,总笔画是13画。
〔筯〕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助”。
〔筯〕字仓颉码是HBMS,五笔是TEGL86,TEGE98,四角号码是88127,郑码是MLYM。
〔筯〕字的UNICODE是U+7B6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599,UTF-32:00007b6f,UTF-8:E7 AD AF。
〔筯〕字异体字是箸。
筯的意思
折叠展开
筯
zhùㄓㄨˋ基本解释
◎同“箸”。
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5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845頁,第22字
音《玉篇》:直據切;《類篇》: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住──匙筯,與箸同。
《廣東新語》:蛋人謂筯曰梯。
例又,蟲名。
《神異經》:南海有水蟲,名曰筯,蛤之類也。其小蟹大如榆莢,筯開甲食,則蟹亦出食;筯合甲,蟹亦還入──爲筯取食,以終始生死不相離。
注解
〔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筯〕字拼音是zh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助。
〔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ù] ⑴ 同“箸”。
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筯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chopsticks, tongs
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筯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