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uò ㄗㄨㄛˋ

米部 共26画 上下结构 U+7CF3
汉语字典

米部

26画

4画

上下结构

zuo

zuò

OGUO 86 、 OUFO 98

TEFD

KUQU

37904

7CF3

22431431123215113554431234 竖、竖、点、撇、横、点、撇、横、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点、撇、横、竖、撇、捺

糳字概述

折叠展开

〔糳〕字拼音是zuò,部首是米,总笔画是26画。

〔糳〕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米”。

〔糳〕字仓颉码是TEFD,五笔是OGUO86,OUFO98,四角号码是37904,郑码是KUQU

〔糳〕字的UNICODE是U+7CF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987,UTF-32:00007cf3,UTF-8:E7 B3 B3。

糳的意思

折叠展开

zuòㄗㄨㄛˋ

基本解释

舂:“~申椒以为粮。”

舂过的精米。

小。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則各切頁碼234頁,第8

異體

糳䊪米一斛舂爲九斗曰糳。从毇丵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自莫反頁碼600頁,第3行,第1

糳糲米一斛舂爲九斗曰糳。從毇,丵省聲,

鍇注臣鍇曰:「糲米從毇也。《春秋左傳》:『粢食不鑿。』字當作此。丵音仕朔反、子落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則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333頁,第2許惟賢582頁,第7

糳䊪米一斛舂爲八斗曰糳。

段注此䊪米亦兼粟米,稻米言也。《詩・生民・召旻・音義》、《左傳》桓二年音義皆引《字林》糳子沃反。糲米一斛舂爲八斗也。與《九章筭術》、《毛詩・鄭箋》皆合。然則許在張蒼之後,鄭呂之前。無乖,異。各本八斗譌九斗。繆誤顯然。經傳多叚鑿爲糳。

从毇。丵省聲。

段注鍇有省字。今依之。篆體減一畫。則各切。古音在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精糳。糳今作鑿,非。

精糳。

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6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8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53頁
4說文校箋第296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84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02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75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9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50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82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291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240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328頁【補遺】第17096頁
14通訓定聲第131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23頁【崇文】第2489頁
16說文句讀第956頁
17章授筆記第30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703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697頁,第8字

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糳(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糳(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糳(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