紨字概述
〔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ū、fù,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1画。
〔紨〕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付”或“糹、付”。
〔紨〕字仓颉码是VFODI,五笔是XWFY,四角号码是24900,郑码是ZNDS。
〔紨〕字的UNICODE是U+7D2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40,UTF-32:00007d28,UTF-8:E7 B4 A8。
〔紨〕字异体字是縛、?、?。
紨的意思
紨
1fūㄈㄨ基本解释
①布。
②粗绸。
紨
2fùㄈㄨˋ基本解释
◎古同“缚”。
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98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9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1頁,第18字
音《廣韻》、《集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布也。一曰粗紬。
《博雅》:綐紬也。
《玉篇》:績也、續也,亦緟也。
《類篇》:大絲曰紨。
例又,人名。
《前漢・武五子傳》:長孫女羅紨。
音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音又,《集韻》:符遇切,音附──繩也。或作縛。
注解
〔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ū、f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付。
〔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ū] ⑴ 布。⑵ 粗绸。㈡ [fù] ⑴ 古同“缚”。
紨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防無切頁碼第438頁,第28字續丁孫
紨
布也。一曰粗紬。从糸付聲。
附注段玉裁注:「謂布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防無切頁碼第1039頁,第2行,第1字述
布也。一曰麤紬。從糸付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防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638頁,第1字許惟賢第1147頁,第8字
布也。
段注謂布名。
一曰粗紬。
段注謂大絲繒之粗者。《漢書・武五子傳》嚴延年女羅紨。
从糸。付聲。
段注防無切。五部。
紨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67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15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3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82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20頁,第2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24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3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47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7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6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58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9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787頁【補遺】第1792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6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42頁【崇文】第456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0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248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14頁,第9字 |
紨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