綄字概述
折叠展开
〔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huàn、wà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3画。
〔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完”或“糹、完”。
〔綄〕字仓颉码是VFJMU,五笔是XPFQ,四角号码是23912,郑码是ZWBR。
〔綄〕字的UNICODE是U+7D8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32,UTF-32:00007d84,UTF-8:E7 B6 84。
〔綄〕字异体字是綰、?。
綄的意思
折叠展开
綄
1huánㄏㄨㄢˊ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测风仪,用鸡毛五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故亦称“五两”。
綄
2huànㄏㄨㄢˋ基本解释
◎缠绕。
綄
3wànㄨㄢˋ基本解释
◎古同“绾”,系。
綄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5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7頁,第14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胡官切,音桓。
《玉篇》:風五兩也。
音又,《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音緩。
《博雅》:纏也。
音又,《集韻》:烏患切──綰,或作綄。
注解
〔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huàn、w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完。
〔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án] ⑴ 古代一种测风仪,用鸡毛五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故亦称“五两”。㈡ [huàn] ⑴ 缠绕。㈢ [wàn] ⑴ 古同“绾”,系。
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綄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