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yún ㄩㄣˊ

糹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7E1C
汉语字典

糹部

16画

4画

左右结构

yun

yún

XKMY

VFRBC

ZJLO

26986

7E1C

554444251251113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縜字概述

折叠展开

〔縜〕字拼音是yú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6画。

〔縜〕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員”或“糹、員”。

〔縜〕字仓颉码是VFRBC,五笔是XKMY,四角号码是26986,郑码是ZJLO

〔縜〕字的UNICODE是U+7E1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284,UTF-32:00007e1c,UTF-8:E7 B8 9C。

縜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únㄩㄣˊ

基本解释

系牢射侯上下两纲的纽襻。

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32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934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897頁,第2

廣韻》:爲贇切;《集韻》:于倫切,縜音筠。
說文》:持綱紐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註〕綱,連侯繩也;縜,籠綱者。

又,《集韻》:王分切,音雲;羽敏切,音隕;羽粉切,音殞──義縜同。

注解

〔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縜〕字拼音是y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員

〔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n] ⑴ 系牢射侯上下两纲的纽襻。

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爲贇切頁碼436頁,第24

縜持綱紐也。从糸員聲。《周禮》曰:「縜寸。」

鉉注臣鉉等曰:縜,長寸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爲贇切頁碼1035頁,第3行,第2

縜持綱紐也。從糸員聲。《周禮》曰:「縜寸。」

鉉注臣鉉等曰:縜,長寸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爲贇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20頁,第3許惟賢1140頁,第4

縜綱紐也。

段注紐者,結而可解也。大曰系。小曰紐。綱之系网也。必以小繩毌大繩而結於网。是曰縜。引申爲凡紐之偁。《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注云: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縜,籠綱者。按綱繩麤大。故以小繩毌大繩爲紐連於侯。其用與网一也。

从糸。員聲。

段注爲贇切。十三部。大鄭曰:讀如竹靑皮之筠。

《周禮》曰:縜寸。

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2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10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26頁
4說文校箋第57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518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91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21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43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5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4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54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56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723頁【補遺】第17916頁
14通訓定聲第324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36頁【崇文】第4541頁
16說文句讀第1887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1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09頁,第3字

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