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sāo ㄙㄠ

糹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E45
汉语字典

糹部

17画

4画

左右结构

sao

sāo

XVJS

VFVVD

ZZKF

22994

7E45

5544445552511123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縿 繰 缫 ? ? ?

繅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繅〕字拼音是sāo,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7画。

〔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巢”或“糹、巢”。

〔繅〕字仓颉码是VFVVD,五笔是XVJS,四角号码是22994,郑码是ZZKF

〔繅〕字的UNICODE是U+7E4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25,UTF-32:00007e45,UTF-8:E7 B9 85。

〔繅〕字异体字是縿、繰、缫、?、?、?

繅的意思

折叠展开

sāoㄙㄠ

基本解释

抽繭出絲。~絲。

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3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937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900頁,第5

古文: 繅

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繅音騷。
說文》:繹繭出絲也。
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繅子皓切,音早──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經或以爲薻藉之薻。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又,〈司几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
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繅
廣韻》:俗又作縿,非。

注解

〔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繅〕字拼音是s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巢

〔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āo] ⑴ 抽繭出絲

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繅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raw, reel silk from cocoons; elegant compositions
  2. dévider un cocon

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繅(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繅(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繅(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繅(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繅(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繅(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