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ī zhì

糹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7E54
汉语字典

糹部

18画

4画

左右结构

zhi zhi

zhī zhì

XUAJ 86 、 XYUJ 98

VFYIA

ZSKH

23950

7E54

55444441431251153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斜钩、撇、点

綕 织 ? ? ? ? ? ?

織的笔顺

折叠展开

織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ī、zhì,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8画。

〔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戠”或“糹、戠”。

〔織〕字仓颉码是VFYIA,五笔是XUAJ86,XYUJ98,四角号码是23950,郑码是ZSKH

〔織〕字的UNICODE是U+7E5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40,UTF-32:00007e54,UTF-8:E7 B9 94。

〔織〕字异体字是綕、织、?、?、?、?、?、?

織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ī

基本解释

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布。編~。~女(❶織布、織綢的女子;❷指織女星)。棉~物。

引申為構成。羅~罪名。

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錦。~文(即“織錦”)。~貝(織成貝文的錦)。

2zhìㄓˋ

基本解释

古同“幟”,旗幟。

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2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938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901頁,第21

古文: 織 、 綕 、 織織

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織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織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織

注解

〔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ī、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戠

〔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⑵ 引申為構成⑶ 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 [zhì] ⑴ 古同“幟”,旗幟。

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2. broschieren, sticken (V)​, flechten (V)​, stricken (V)​, weben (V)
  3. tisser, tricoter

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織(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織(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織(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