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áng ㄔㄤˊ

月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8178
汉语字典

月部

13画

4画

左右结构

chang

cháng

EJGR

BAMH

QKRO

76227

8178

3511251113533 撇、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肠 脹 膓

腸的笔顺

折叠展开

腸字概述

折叠展开

〔腸〕字拼音是cháng,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3画。

〔腸〕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昜”或“"⺼"、昜”。

〔腸〕字仓颉码是BAMH,五笔是EJGR,四角号码是76227,郑码是QKRO

〔腸〕字的UNICODE是U+817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144,UTF-32:00008178,UTF-8:E8 85 B8。

〔腸〕字异体字是肠、脹、膓

腸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ángㄔㄤˊ

基本解释

见“肠”。

腸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99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956頁,第13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腸音長。
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
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疉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疉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
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
詩・大雅》:自有肺腸。
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吿爾百姓于朕志。

又,《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又,《博雅》:詳也。

又,羊腸,太行山坂名。
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
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又,無腸,國名。
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又,馬腸,獸名。
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又,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又,草名。
博雅》:鹿腸,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山註。

又,黃腸,槨名。
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又,〈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注解

〔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腸〕字拼音是ch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昜

〔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áng] ⑴ 见“肠”。

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腸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2. Darm (S, Med)

腸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腸(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腸(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腸(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腸(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腸(简·秦·关沮) 关沮

腸(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腸字组词

折叠展开

腸结尾的词语

回腸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