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uài ㄎㄨㄞˋ

月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81BE
汉语字典

月部

17画

4画

左右结构

kuai

kuài

EWGJ

BOMA

QOLK

78266

81BE

35113412524312511 撇、横折钩、横、横、撇、捺、横、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䭝 脍 鱠 ?

膾的笔顺

折叠展开

膾字概述

折叠展开

〔膾〕字拼音是kuài,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7画。

〔膾〕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會”或“"⺼"、會”。

〔膾〕字仓颉码是BOMA,五笔是EWGJ,四角号码是78266,郑码是QOLK

〔膾〕字的UNICODE是U+81B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214,UTF-32:000081be,UTF-8:E8 86 BE。

〔膾〕字异体字是䭝、脍、鱠、?

膾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àiㄎㄨㄞˋ

基本解释

細切的肉。~鯉。~炙人口(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被人傳誦)。

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996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962頁,第2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膾古外切,音儈。
說文》:細切肉也。
玉篇》:肉細切者爲膾。
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
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
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

注解

〔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膾〕字拼音是ku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會

〔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ài] ⑴ 細切的肉

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膾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inced meat or fish
  2. in kleine Stücke geschnittenes Fleisch; das Hackfleisch (S)
  3. hachis

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