薞字概述
折叠展开
〔薞〕字拼音是sūn,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6画。
〔薞〕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飱”。
〔薞〕字仓颉码是TMNV,五笔是AGQE86,AGQV98,四角号码是44232,郑码是EARO。
〔薞〕字的UNICODE是U+859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206,UTF-32:0000859e,UTF-8:E8 96 9E。
〔薞〕字异体字是蕵、?。
薞的意思
折叠展开
薞
sūnㄙㄨㄣ基本解释
◎〔~芜〕即“酸模”,一种草本植物,嫩茎可食,全草入药。
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6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1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1頁,第28字
音《唐韻》:思渾切;《韻會》:蘇昆切,音孫。
《爾雅・釋草》:蘹,烏薞。又,須,薞蕪。〔註〕薞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例《篇海》一作。
卷目:考證・申集上 部首:艸部
愛日堂藏本: 第61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7頁,第45字
《爾雅・釋草》蘹,烏薞。
謹照原文蘹改蘾。
注解
〔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薞〕字拼音是s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飱。
〔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ūn] ⑴ 〔~芜〕即“酸模”,一种草本植物,嫩茎可食,全草入药。
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