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lóng ㄌㄨㄥˊ

艹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8622
汉语字典

艹部

19画

4画

上下结构

long

lóng

AUED

TYBP

ESI

44211

8622

1224143125111515111 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竖弯钩、横、横、横

蘢的笔顺

折叠展开

蘢字概述

折叠展开

〔蘢〕字拼音是lóng,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9画。

〔蘢〕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龍”。

〔蘢〕字仓颉码是TYBP,五笔是AUED,四角号码是44211,郑码是ESI

〔蘢〕字的UNICODE是U+86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338,UTF-32:00008622,UTF-8:E8 98 A2。

〔蘢〕字异体字是

蘢的意思

折叠展开

lóngㄌㄨㄥˊ

基本解释

草名。即水葒。《管子•地員》:“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茂密;茂盛。亦指草木茂密的他方。唐•李華 《寄趙七侍禦》詩:“玄猿啼深蘢,白鳥戲蔥蒙。”

通“籠”。《隸釋•漢梁相孔耽神祠碑》:“放蘢羅之雉,救窮禽之厄。”

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4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069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040頁,第25

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蘢音朧。
玉篇》:草名。
說文》:天蘥也。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卽今之水葒草。
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淺,有蘢與斥。〔註〕蘢、斥,蘢古草名。

又,《爾雅・釋草》:紅龍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蒙蘢。
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
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

又,《爾雅・釋草》:拔蘢葛。〔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

又,地名。
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

又,《集韻》:魯孔切,籠上聲。
淮南子・俶眞訓》:蘢紛蘢蓯。〔註〕蘢蓯,聚會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註〕蘢茸,聚貌。

注解

〔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蘢〕字拼音是ló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龍

〔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óng] ⑴ 草名。即水葒。《管子•地員》:“其山之淺,有蘢與斥。”。⑵ 茂密;茂盛。亦指草木茂密的他方。唐•李華 《寄趙七侍禦》詩:“玄猿啼深蘢,白鳥戲蔥蒙。”⑶ 通“籠”。《隸釋•漢梁相孔耽神祠碑》:“放蘢羅之雉,救窮禽之厄。”

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蘢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all grass; water-weeds

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