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U+8652
汉语字典

⺁部

10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si

形声字

RHAM 86 、 RHWV 98

HYPU HYPN

PDIH

72217

9213

8652

3321531535 撇、撇、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虒的笔顺

折叠展开

虒字概述

折叠展开

〔虒〕字拼音是sī,部首是⺁,总笔画是10画。

〔虒〕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虎”。

〔虒〕字仓颉码是HYPU HYPN,五笔是RHAM86,RHWV98,四角号码是72217,郑码是PDIH,中文电码是9213

〔虒〕字的UNICODE是U+865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386,UTF-32:00008652,UTF-8:E8 99 92。

〔虒〕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023

虒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委~〕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虍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7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073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046頁,第8

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虒音斯。
說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緜虒。

又,上虒,亭名。
水經注》:斷梁城卽上虒亭也。

又,下虒,臺名。劉歆〈遂初賦〉: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又,虒祁,宮名。
左傳・昭八年》:晉平公築虒祁之宮。

又,《類篇》:田黎切,音題──虒奚,縣名。

又,丈尔切,音豸。司馬相如〈上林賦〉:偨池茈虒。〔註〕茈虒,不齊也。

虒》作虒虒。虒字中的虎从人作,虒字从从虒作。

注解

〔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虍部

〔虒〕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虎

〔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ī] ⑴ 〔委~〕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息移切頁碼156頁,第16

虒委虒,虎之有角者也。从虎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辛茲反頁碼396頁,第4行,第2

虒委虒,虎之有角者也。從虎聲。

鍇注臣鍇曰:「春秋時,晉有虒祁之官。禠、箎、禠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息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842頁,第2許惟賢373頁,第7

虒委虒,

段注㬪韵。

虎之有角者也。

段注虎無角。故言者以別之。《廣韵》曰:虒,似虎。有角。能行水中。按《韵會》引《說文》。羼以《廣韵》語。非偁古之法。

从虎。厂聲。

段注息移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虒【斯】。

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0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08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17頁
4說文校箋第202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94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691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21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4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00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160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203頁【補遺】第16767頁
14通訓定聲第207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16頁【崇文】第1661頁
16說文句讀第618頁
17章授筆記第210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6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98頁,第2字

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 amphibious beast resembling a tiger with one horn; place name
  2. animal amphibie avec une corne

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虒(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虒(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虒(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虒(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虒(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虒字组词

折叠展开

虒结尾的词语

柴虒茈虒卑虒更多…

虒在中间的词语

虑虒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