蟞字概述
折叠展开
〔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iē、bié,部首是虫,总笔画是17画。
〔蟞〕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虫”。
〔蟞〕字仓颉码是FKLMI,五笔是UMIJ86,ITJU98,四角号码是98136,郑码是KVMI。
〔蟞〕字的UNICODE是U+87D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782,UTF-32:000087de,UTF-8:E8 9F 9E。
〔蟞〕字异体字是鱉。
蟞的意思
折叠展开
蟞
1biēㄅㄧㄝ基本解释
①〔珠~〕古书上说的一种水生动物。
②古同“鳖”。
蟞
2biéㄅㄧㄝˊ基本解释
◎〔~蜉〕即“蚍蜉”,大蚂蚁。
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25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97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1頁,第19字
音《集韻》:蒲結切,音蹩──蟞蜉,蟲名,蟻也。
音又,匹蔑切,音撇──義同。
音又,必結切,音彆。
《博雅》:蛺蝶,蟞蚨。
例又,《玉篇》:珠蟞也。郭璞〈江賦〉:頳蟞胏躍而吐璣。〔註〕《山海經》曰:珠蟞之魚,其狀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
《南越志》:珠蟞吐珠。
例又,羌名。
《後漢・張奐傳》:羌尾、摩蟞等脅同種復鈔三輔。
注解
〔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iē、bi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虫。
〔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ē] ⑴ 〔珠~〕古书上说的一种水生动物。⑵ 古同“鳖”。㈡ [bié] ⑴ 〔~蜉〕即“蚍蜉”,大蚂蚁。
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蟞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