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ㄒㄧˋ

血部 共24画 上中下结构 U+884B
汉语字典

血部

24画

4画

上中下结构

xi

VFHL 86 、 VGDL 98

LQMAT

XBML

50102

884B

511112132511132511325221 横折、横、横、横、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竖、竖、横

? ?

衋字概述

折叠展开

〔衋〕字拼音是xì,部首是血,总笔画是24画。

〔衋〕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聿、皕、血”。

〔衋〕字仓颉码是LQMAT,五笔是VFHL86,VGDL98,四角号码是50102,郑码是XBML

〔衋〕字的UNICODE是U+884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891,UTF-32:0000884b,UTF-8:E8 A1 8B。

〔衋〕字异体字是?、?

衋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ㄒㄧˋ

基本解释

悲伤痛苦:“至其所可感,则往往~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悲伤 sad衋,伤痛也。——《说文》民罔不衋伤心。——《周书·酒诰》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5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108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083頁,第28

唐韻》:許極切;《集韻》:迄力切,衋音赩。
說文》:傷痛也。
書・洛誥》:民罔不衋傷心。

又,《集韻》:忽域切,音洫──義同。

六書正譌》:从血聿,皕聲──人痛傷則血枯,會意。俗作衋,非。

注解

〔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血部

〔衋〕字拼音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聿、皕、血

〔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悲伤痛苦:“至其所可感,则往往~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許力切頁碼159頁,第4

異體

衋傷痛也。从血、聿,皕聲。《周書》曰:「民罔不衋傷心。」

附注段玉裁注:「聿者,可以書也。血聿者,取披瀝之意。」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希式反頁碼402頁,第2行,第1

衋傷痛也。從血、聿,皕聲。《周書》曰:「民罔不衋傷心。」讀若憘。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許其切古音第一部頁碼855頁,第2許惟賢378頁,第9

衋傷痛也。

段注某氏注《尙書》亦云衋然痛傷其心。

从血聿。

段注聿者,所以書也。血聿者,取披瀝之意。

皕聲。

段注皕讀若逼。在第一部。

《周書》曰:民㒺不衋傷心。

段注《酒誥》文。

讀若憘。

段注《心部》無憘。《喜部》有憙。而義不相近。按當作譆。《言部》曰:譆,痛也。音義皆近。許其切。一部。今許力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衋【惜】。

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5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41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22頁
4說文校箋第205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98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70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23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78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3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6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203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162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259頁【補遺】第16776頁
14通訓定聲第83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20頁【崇文】第1677頁
16說文句讀第628頁
17章授筆記第212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24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08頁,第7字

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衋(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衋(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衋(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