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yùn ㄩㄣˋ

衤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91E
汉语字典

衤部

14画

4画

左右结构

yun

yùn

PUJL

LWOT LABT

WTKL

36212

891E

45234251125221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竖、横折、横、横、竖、横折、竖、竖、横

褞字概述

折叠展开

〔褞〕字拼音是yùn,部首是衤,总笔画是14画。

〔褞〕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昷”或“衤、"?"”。

〔褞〕字仓颉码是LWOT LABT,五笔是PUJL,四角号码是36212,郑码是WTKL

〔褞〕字的UNICODE是U+89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102,UTF-32:0000891e,UTF-8:E8 A4 9E。

褞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ùnㄩㄣˋ

基本解释

古同“緼”,乱麻,旧絮:“二三子布弊~袍,不足以避寒。”

详细解释

名词

通“缊”。乱麻,旧絮 coarse hemp。如:褞袍(以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古贫者无力具丝絮,仅能以麻著于衣内,故称);褞褐(破旧的以乱麻旧絮充内的袍子)

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6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1121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1097頁,第23

唐韻》:於粉切;《集韻》:委粉切,褞音韞──衣也。
廣韻》:褞袿也。

又,《韻會》:烏昆切,音溫。
類篇》:褞,褐衣也。晉王沈〈釋時論〉:袞龍出於褞褐,卿相出於匹夫。

注解

〔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褞〕字拼音是y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

〔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n] ⑴ 古同“緼”,乱麻,旧絮:“二三子布弊~袍,不足以避寒。”

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robe

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