覛字概述
〔覛〕字拼音是mì,部首是見,总笔画是13画。
〔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見”。
〔覛〕字仓颉码是HVBUU,五笔是REHQ,四角号码是76212,郑码是PDRL。
〔覛〕字的UNICODE是U+899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227,UTF-32:0000899b,UTF-8:E8 A6 9B。
〔覛〕字异体字是覓、?、?。
覛的意思
覛
mìㄇㄧˋ基本解释
①斜視。《説文•?部》:“覛,衺視也。”
②看;察視。《爾雅•釋詰下》:“覛,相也。”《後漢書•杜篤傳》:“規龍首,撫未央,覛平樂,儀建章。”
③同“覓”。尋求,尋找。《集韻•錫韻》:“覛,或作覓。”
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16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35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09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莫狄切,銘入聲。
《說文》:衺視也。張衡〈西京賦〉:覛往昔之遣館。〔註〕覛,視也。李善讀。
音又,《廣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麥。
《爾雅・釋詁》:覛,視也。〔註〕謂相視也。
《六書故》:密察也。〈周語〉:古者太史,順時覛土。
《後漢・杜篤・論都賦》:覛長樂。
〇〔按〕《玉篇》:籀作,亦作
,與眽通,與覓別。
《集韻》、《韻牋》、《正譌》、《正韻》覛溷覓,非。
注解
〔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見部。
〔覛〕字拼音是m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見。
〔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ì] ⑴ 斜視。《説文•?部》:“覛,衺視也。”⑵ 看;察視。《爾雅•釋詰下》:“覛,相也。”《後漢書•杜篤傳》:“規龍首,撫未央,覛平樂,儀建章。”⑶ 同“覓”。尋求,尋找。《集韻•錫韻》:“覛,或作覓。”
覛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