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ㄐㄧˋ

见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89CA
汉语字典

见部

10画

4画

左右结构

ji

形声字

MNMQ

UUBHU

LLYL

27712

6025

7473

89CA

2525152535 竖、竖折/竖弯、竖、横折、横、竖提、竖、横折、撇、竖弯钩

觊的笔顺

折叠展开

觊字概述

折叠展开

〔觊〕字拼音是jì,部首是见,总笔画是10画。

〔觊〕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岂、见”,五行属木。

〔觊〕字仓颉码是UUBHU,五笔是MNMQ,四角号码是27712,郑码是LLYL,中文电码是6025,区位码是7473

〔觊〕字的UNICODE是U+89C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274,UTF-32:000089ca,UTF-8:E8 A7 8A。

〔觊〕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525

〔觊〕字异体字是

觊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ˋ

基本解释

希望得到:“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其利”。~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见,岂声。本义:希望得到) 同本义 covet 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柳宗元《童区寄传》 觊乎异日,得夷平民,然后裹足西向。——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又如:觊幸(希望能侥幸得到);觊望(非分的希望);觊欲(非分的希求与贪欲);觊夺(希图攘夺);觊欲(企图);觊利(企求利益。

觊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20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136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110頁,第29

唐韻》、《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觊音冀。
說文》:觊幸也。
廣韻》:覬覦,希望也。
左傳・桓二年》:下無覬覦。〔註〕下不冀望于上也。

又,《集韻》或作幾。
左傳・宣十二年》:庸可幾乎。〔疏〕幾,讀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
禮・檀弓》吾欲暴尩。〔註〕尩者面鄕天,覬天哀而雨之。覬,又作幾,音冀。

又,《韻會小補》:通作觊
禮・文王世子》反養老于東序。〔註〕州里觊於邑。〔疏〕希觊慕仰行之於邑也。

又,《集韻》:虛器切,咦去聲。
類篇》:幸也。
韻會小補》:垂也。
集韻》亦作觊,《正字通》俗通作冀。
增韻》亦作懻,非。

注解

〔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見部

〔覬〕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豈、見

〔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希望得到:“自毀齒已上,父兄鬻賣,以~其利”。~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覬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几利切頁碼285頁,第4

覬也。从見豈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經傳多以冀為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訖示反頁碼720頁,第2行,第3

覬。從見豈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下反切几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34頁,第1許惟賢716頁,第5

覬也。

段注《欠部》下曰:也。覬㬪韵。古多作幾。漢人或作。亦作冀。於从豈取意。豈下曰:欲也。

从見。豈聲。

段注几利切。十五部。

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60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71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543頁
4說文校箋第36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4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238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1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30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3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2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354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95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684頁【補遺】第17308頁
14通訓定聲第219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45頁【崇文】第2977頁
16說文句讀第1166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8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29頁,第1字

觊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vet, long for, desire
  2. begehren , ersehnen, verlangen nach
  3. espérer, désirer

觊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以下是“”的正体“”的字形

觊(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觊(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觊(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觊(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觊(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觊字组词

折叠展开

含觊字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