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ㄍㄜˊ

角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89E1
汉语字典

角部

13画

4画

左右结构

ge

QETK

NBHER

RLRJ

27264

89E1

3535112354251 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觡字概述

折叠展开

〔觡〕字拼音是gé,部首是角,总笔画是13画。

〔觡〕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各”。

〔觡〕字仓颉码是NBHER,五笔是QETK,四角号码是27264,郑码是RLRJ

〔觡〕字的UNICODE是U+89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297,UTF-32:000089e1,UTF-8:E8 A7 A1。

觡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ㄍㄜˊ

基本解释

有蹄兽类的骨质实心的角:“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

麋鹿有分叉的角。

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3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41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116頁,第8

唐韻》:古百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觡音格。
說文》:骨角之名也。
廣韻》:鹿角。
玉篇》:麋角有枝曰觡,無枝曰角。
禮・樂記》:角觡生。〔註〕無腮曰角。
前漢・司馬相如傳》:犧雙觡共抵之獸。

又,角索絞也。
淮南子・主術訓》:桀之力制觡伸鉤。

又,木名。
爾雅・釋木》〔註〕:橿木,江東呼木觡。

又,鉤名。揚子《方言》:宋楚觡魏之閒,謂鉤爲鹿觡。〔註〕鉤,懸物者。或呼鹿角。

又,叶剛鶴切,音各。郭璞〈玃如獸贊〉:玃如之獸,鹿狀四觡;貌兼三形,攀木緣石。石音芍。

卷目:考證・酉集上 部首:角部

愛日堂藏本: 第66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0頁,第5

《禮・樂記》角觡生。〔註〕無腮曰角。

謹照原文腮改䚡。

又角索絞也。《淮南子・主術訓》桀之力制觡伸鉤。

謹按淮南註觡角索絞也。乃訓觡爲角,訓索爲絞,非訓觡爲角索絞也。謹照原文改爲淮南子主術訓制觡伸鉤索鐵歙金。高註觡角也。

注解

〔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觡〕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各

〔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é] ⑴ 有蹄兽类的骨质实心的角:“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⑵ 麋鹿有分叉的角。

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古百切頁碼139頁,第4

觡骨角之名也。从各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溝白反頁碼357頁,第7行,第1

觡骨角之名也。從角各聲。

鍇注臣鍇曰:「《禮》:『角觡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古百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43頁,第1許惟賢330頁,第4

觡骨角之名也。

段注骨角,角之如骨者。猶石言玉石也。《樂記》。角觡生。注云:無䚡曰觡。無䚡者,其中無肉。其外無理。郭氏《山海經》傳云麋鹿角曰觡是也。牛羊角有肉有理。《玉篇》云:無枝曰角。有枝曰觡。此取枝之意。惟麋鹿角有枝。則其說非異也。《封禪文》。犧雙觡共柢之獸。謂二角同本也。言觡者白麟。鹿之大者也。

从角。各聲。

段注古百切。古音在五部。按觡不廁於䚡下者,觟觡觜皆角之異者也。

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76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37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286頁
4說文校箋第18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74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623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09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53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1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11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81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42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757頁【補遺】第16699頁
14通訓定聲第181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72頁【崇文】第1485頁
16說文句讀第550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13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55頁,第5字

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tlers
  2. Geweih (S)
  3. cornes, bois (d'un animal)​

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觡(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觡字组词

折叠展开

觡结尾的词语

角觡鹿觡钩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