趮字概述
〔趮〕字拼音是zào,部首是走,总笔画是20画。
〔趮〕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走、喿”。
〔趮〕字仓颉码是GORRD,五笔是FHKS,四角号码是46809,郑码是BOJF。
〔趮〕字的UNICODE是U+8DA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270,UTF-32:00008dae,UTF-8:E8 B6 AE。
〔趮〕字异体字是躁。
趮的意思
趮
zàoㄗㄠˋ基本解释
①同“躁”。动。《管子•心術上》:“摇者不定,趮者不静。”
②疾速。《周禮•考工記•矢人》:“羽豐則遲,羽殺則趮。”
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走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1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20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99頁,第9字
音《廣韻》、《集韻》、《正韻》則到切,音竈。
《說文》:疾也。
《五經文字》同「躁」。
《前漢・天文志》:用兵靜,趮凶。
音又,《五音集韻》:蘇到切──矢傍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羽殺則趮。
〇〔按〕《說文》〔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躁,非是。經典皆通用趮。
注解
〔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走部。
〔趮〕字拼音是zà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走、喿。
〔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ào] ⑴ 同“躁”。动。《管子•心術上》:“摇者不定,趮者不静。”⑵ 疾速。《周禮•考工記•矢人》:“羽豐則遲,羽殺則趮。”
趮字的翻译
- easily provoked, hasty; fierce, cruel
趮的字源字形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