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ōu ㄗㄡ

阝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9112
汉语字典

阝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zou

zōu

QBTB

PUNL

RYZY

27427

9112

355233552352 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邹 鄹 ? ? ? ?

鄒的笔顺

折叠展开

鄒字概述

折叠展开

〔鄒〕字拼音是zōu,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2画。

〔鄒〕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芻、阝”或“芻、"⻏"”。

〔鄒〕字仓颉码是PUNL,五笔是QBTB,四角号码是27427,郑码是RYZY

〔鄒〕字的UNICODE是U+911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38,UTF-32:00009112,UTF-8:E9 84 92。

〔鄒〕字异体字是邹、鄹、?、?、?、?

鄒的意思

折叠展开

zōuㄗㄡ

基本解释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

姓。

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3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275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262頁,第2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鄒尤切,鄒音騶。
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改曰鄒。

又,通作騶。
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

又,姓。
廣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
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注解

〔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鄒〕字拼音是z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芻、⻏

〔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ōu] ⑴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⑵ 姓。

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2. Zou (Eig, Fam)​, ein Nachname
  3. (nom de famille)​

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