酳字概述
〔酳〕字拼音是yìn,部首是酉,总笔画是14画。
〔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酉、幺、"⺝"”或“酉、幺、"⺼"”。
〔酳〕字仓颉码是MWVIB,五笔是SGXE,四角号码是12627,郑码是FDZQ。
〔酳〕字的UNICODE是U+917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235,UTF-32:00009173,UTF-8:E9 85 B3。
〔酳〕字异体字是?、?、?、?。
酳的意思
酳
yìnㄧㄣˋ基本解释
①吃东西后用酒漱口。
②古同“?”,少饮。
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酉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70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83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71頁,第16字
音《廣韻》:羊晉切;《集韻》:羊進切,引去聲。
《廣韻》:酒漱口也。
《禮・樂記》:執爵而酳。〔疏〕謂食訖,天子親執爵而酳口也。又,〈昏禮〉:合巹而酳。〔疏〕酳,演也,謂食畢飮酒演安。
《儀禮・士昏禮》:贊洗爵酌酳主人。〔註〕酳,漱也。酳之言演也、安也。嵆含〈伉儷〉詩:挹用合巹酳,受以連理盤。
例又,《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洗角,升酌酳尸。〔註〕酳,猶衍也,是獻尸也。又,〈士虞禮〉:主人洗廢爵酌酒酳尸。〔註〕酳,安食也。
音又,《集韻》:士靳切;又,士刃切──義同。
例《玉篇》與同。
注解
〔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酉部。
〔酳〕字拼音是y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酉、幺、⺼。
〔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n] ⑴ 吃东西后用酒漱口。⑵ 古同“?”,少饮。
酳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